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71章(1 / 2)

这些事秋东不会拿出来烦兄长。

不过他不说,不代表李弘和李贤就真?的与世隔绝,不晓外间事了,想来二人也没少听闻。

李弘悲痛道:

“那韦氏和武三思所图甚大,三弟迟要在他们?手里?吃大亏。”

秋东不以为意,眯着眼抿了一口茶,满眼兴味道:

“三兄自个儿选的路,爬着也得走完。”

韦氏和武三思以及安乐公?主等人的野心膨胀,还?不是他自个儿纵出来的?种了苦果,就别?想吃甜瓜。

难道李显在察觉他于朝政掌控上日渐无?力?时,不能求助身为福王的弟弟吗?但是李显没有?。

说明李显宁肯让妻女和外戚把持朝政,也不愿相信他。

路是李显自己选的。

李弘问他:

“你还?是不打算插手吗?”

秋东笑着摇头,一指围着大嫂给她表演花拳绣腿的李百岁,缓声道:

“还?不是时候。”

他可以插手,然?后呢?

他能给大唐拿出一个合适的好皇帝吗?他不能。

何况好皇帝遇不到好年景也是白搭,太平盛世要的是天时地?利人和,三者缺一不可。

“再等等吧。”秋东说。

这一等,便等到太子李重俊终于受不了妹妹安乐公?主整日对他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,带着三百多羽林军,杀死武三思和安乐公?主的丈夫武崇训父子。

紧接着,他决定效仿当?年的神龙政变,带人攻入大明宫,想一举杀掉韦皇后和安乐公?主。

奈何想法太过简单,没有?掌握神龙政变的精髓,行事过于冲动。大明宫的布防之严密,没人与他们?里?应外合,是绝对攻不到紫宸殿的。

敌众吾寡,李重俊被杀。

韦皇后向来不是省油的灯,借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于太子李重俊早就暗中勾结,直接将魏元忠贬出长安城。

魏元忠是带头反对韦皇后擅权之人,没了魏元忠,韦皇后直接开启了独揽大权,卖官鬻爵,大肆敛财之路。

而皇帝李显对这一切,说是无?能为力?也好,说是视而不见也罢,总归沉浸在奢靡享乐中,不曾多说一句。

安乐公?主见状,顺势与宰相宗楚客趁机陷害李旦与太平公?主。

她的做法简单粗暴,效仿阿娘韦皇后的做法,告诉阿耶李旦,太平公?主与相王李旦与废太子李重俊乃是同谋。

李旦疑神疑鬼,觉得阿弟阿妹此前多番瞧他不起,能做出联合他儿子杀死他的事,又不敢妄下结论,于是让御史中丞萧至忠去调查此时。

萧至忠对弄权的韦皇后和安乐公?主厌恶至极,想起此前拜访福王殿下时,福王夸赞他乃“大唐之忠臣也”。

当?即热血上涌,哭谏道:

“陛下富有?四海,却容不下一弟一妹,而让人罗织罪名加以残害吗?相王昔为皇嗣,在则天皇后面前数日不食,请求将天下让于陛下,其德行天下皆知,陛下怎能怀疑于他。”

李显被说中心事,心下恼羞成怒,又不好表现出来,当?下气?哄哄的将人赶出去,事后却也不好再追究太平和李旦与李重俊一起谋反之事。

改日,萧至忠府上收到了福王府送去的两?筐瓜果。

萧至忠当?即感?受到了来自福王殿下的肯定,越发坚定的认为他的做法绝对正确。

打从心底更加厌恶韦皇后与安乐公?主等人。

接下来的事便一发不可收拾,快的让人眼花缭乱。

除了当?事人,日后的史书上,也留下了许多谜团。

景龙四年六月壬午日,从宫中传出消息,皇帝李显驾崩,终年55岁。

甲申,梓宫迁御太极殿,集百官,发丧,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,庙号中宗,葬于定陵。皇后临朝摄政,赦天下。

皇帝去的实在突然?,打了所有?人一个措手不及。在此之前,皇帝整日沉迷享乐,不思进取,瞧着便是祸害遗千年的样子,谁能料到他会突然?来个大的?

他在世时,太子李重俊谋反被杀,如今连个正经太子都没立下。

太平公?主与上官婉儿谋草遗制,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,皇后知政事,相王旦参谋政事。

扶持将将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为皇帝,改元唐隆,这一点韦太后是没有?意见的。

但让相王李旦辅政,韦太后万万不会同意,相王身份敏感?,做过皇帝,让这样一个人辅政,除非她是傻了,只想安心在后宫做个任人摆布的听话?傀儡。

显然?她不是。

于是,宗楚客私底下秘密对大臣韦温道:

“相王辅政,于理非宜;且于皇后,嫂叔不通问,听朝之际,何以为礼?”

韦皇后如今成了皇太后。

皇太后当?政,所有?人都明白,她想效仿武皇后临朝摄政。

当?然?她也这么做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