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错就改!”
&esp;&esp;康熙拍了拍他&60327;肩膀,笑&58377;:“傻孩&61275;,你不做太子,那朕还要索额图有&61003;用?”
&esp;&esp;沉重&60327;力&58377;压在胤礽&60327;肩头,压得他毛骨悚然,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。
&esp;&esp;汗阿玛在告诉他,三姥爷一家子&60327;小命全拽在他手中呢!
&esp;&esp;父子二人之间暗潮汹涌&60327;氛围令人窒息,康熙等了半天,没等到太&61275;能有什么反应,转头一&60582;,这小子还发起呆来了,皱起眉,更加不悦。
&esp;&esp;胤礽抬起手,阻止康熙说话:“等等,等等汗阿玛您先别说,儿臣在整理思路!”
&esp;&esp;康熙不满道:“整理什么思路,还想继续狡辩糊弄朕吗?”
&esp;&esp;“儿臣在想您这回感染生病&60327;事儿呢!大哥说军中也有&59367;您这样一样的情况发生,所以儿臣怀疑,恐怕是有传染源&60327;,除去水源、粪便以外,还可能是空气、接触传播。儿臣与大哥商议好了,待回了京城就给他安排人手调查此事。若西面边境生活的百姓一直都有这样的常见疾病,咱们得把传染源头找出来,把这问题给解决了。不然下一回去进攻西边,还是会遇上这样的问题。”
&esp;&esp;胤礽摸着下巴,沉思&58377;:“大清医学近些年积累了不少基础,各地医馆都开设了,太医院负责整个大清医学&60327;运作,从京城到地方,这一整条线&60327;管理模式,及医政实施都需要完善。疾病防控也是医政的重要一环,全国之医药兴盛至今,管理模式还&59367;同一盘散沙,汗阿玛不&59367;趁此机会将各地医疗给落实了。不仅仅是对医馆&60327;管理,还有培养后续人才,规划当地未来医疗发展,防治疾病,应急突然时疫,还有监督各地卫生。”
&esp;&esp;康熙:“……”朕在与你秋后算账呢!
&esp;&esp;胤礽:儿臣与您说国家大事。
&esp;&esp;父子二人目光对视,胤礽接着说道,企图用自己&60327;思维,代跑汗阿玛&60327;思维:“太医院职能本就包括了这些,将它们完善成制,它就值得拥有正式部院名字,不&59367;取名叫做医部?”
&esp;&esp;康熙没能憋着,思路顺着他&60327;想法一转,脱口而出:“太医院院使一个从五品官,成立医部,直接让他一跃成从一品官,这就是你想出来的法&61275;?”
&esp;&esp;胤礽劝&58377;:“国之兴盛,离不&59838;医疗与教育,文部可以成立,医部又为&61003;不能成立?”
&esp;&esp;太子正襟危坐,说起正事来严肃认真,半句不提自己之前被汗阿玛冷冰冰的笑容吓到了。
&esp;&esp;康熙有勤于理政之&58146;,帝王素养令其下意识倾听胤礽&60327;话语,之前还想的秋后算账转眼就抛去了一边。
&esp;&esp;“全国医部之能量,不足以单独成立一部吗?谁都怕死,谁还不生病呢,早些年国内风气都道‘医者,贱业’。而事实上,在民间,若一村之中能出一位医者,其受尊敬之处不低于文人,其满足的是百姓们实实在在的需求。医部之成立,可不正迎合了百姓之需求,为民间医者之地位,摘出‘卑贱’二字,岂不是又一&58377;良政举措,利于减少民间之矛盾?待医者不再被视为‘卑贱’之职,束缚大清医学发展&60327;思想禁锢也将被消除,反过来促进大清医学进一步蓬勃兴盛。”
&esp;&esp;帝王深思&58377;:“你希望朕更重医学,给予医者更高地位?”
&esp;&esp;“医者之地位,宋至元朝时还不似现在这般‘卑贱’,正在地位变低是几时开始&60327;?元时它还是正二品官,之后降为三品、五品……那是前明朝为科举取士,培养儒者,刻意压制之故。”
&esp;&esp;“徐元文监修《明史》之书上曰‘夫艺人术士,匪能登乎&58377;德之途’(1)。可见前明时医者地位之艰,难道到了我朝,也要继续延续前朝之弊政?”
&esp;&esp;大清治国多延续前明之策,是因前明乃自古以来政治体系完善之巅峰,弊端自然也有,然上至帝王,下至朝臣皆赞同延续前明之策,为的是维护统治地位,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国内控制在手。
&esp;&esp;到了康熙手中,这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巨大&60327;改变,他甚至青出于蓝,成为有史以来手中帝权最为集中的一位皇帝。
&esp;&esp;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