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毕竟《史菅随笔》里真的记录了很多劲爆的内容,哪怕是真的,各家也不会认。
&esp;&esp;比如第二位分享的故事——
&esp;&esp;【我来讲一个韩大将军的故事好了。】
&esp;&esp;韩大将军?谁?
&esp;&esp;各界竖起了耳朵,开始扒拉秦始皇手下有什么姓韩的将领。没数出来特别有名的,毕竟这年头姓韩的大概率都是韩国宗室,和秦国有仇。
&esp;&esp;刘邦忽然想起什么:
&esp;&esp;“是韩信吗?”
&esp;&esp;他之前就觉得那个秦政对韩信好像态度不一般,虽然不清楚一个诸侯王时期的始皇帝为什么会认识韩信,但刘邦就是有种微妙的预感。
&esp;&esp;而且昨天的天幕里就提过一嘴韩信。
&esp;&esp;汉初的韩信本人倒是没往里面代入,自顾自低头喝着闷酒。
&esp;&esp;秦朝的事情和他没什么关系,这两天他看天幕也提不起劲。王朝延续多久都碍不着他,他一个受猜忌的淮阴侯懒得费那个劲帮大汉考虑未来。
&esp;&esp;隔壁秦末的年轻韩小将军却眼前一亮:
&esp;&esp;“这肯定说的是我!”
&esp;&esp;章邯想了想连刘邦的妻子都成为他大秦臣子了,韩信肯定也颇有建树,于是立刻跟着点头附和。
&esp;&esp;【故事发生在韩将军小的时候。】
&esp;&esp;韩信:我小的时候?我小的时候不是在亲戚家里寄人篱下吗?
&esp;&esp;【大家都知道,韩信成为孤儿没多久就被巴清的商队发现了。虽然不知道巴清为什么好心把他从亲戚家解救了出来,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被送到咸阳后,太子殿下就立刻决定将他养在宫中,和太孙一起长大。】
&esp;&esp;【可能是大将军从小就很不凡,让人精们看出了他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吧。】
&esp;&esp;【总之,韩信的幼年是成长在咸阳宫中的。刚开始还只有太子的三个儿女陪伴,后来太子给太孙安排了一堆伴读,小伙伴就多了起来。】
&esp;&esp;汉初的韩信终于从借酒浇愁里清醒过来,愕然地抬头看着天幕。
&esp;&esp;如果从小长在咸阳宫的话……
&esp;&esp;也不是不行,至少就不会任人欺凌了。给太子的嗣子当伴读,还能顺带着接受最好的教育。
&esp;&esp;待到长大,稳稳当当建功立业、封侯拜将,一世荣华。
&esp;&esp;他记得昨天天幕里说过,始皇帝一统天下后好像谁荡平了箕子侯国。当时随便扫了一眼就过去了,现在仔细回忆,那个将领的名字就是“韩信”。
&esp;&esp;这个韩信可真是好命得叫人嫉妒。
&esp;&esp;陈豨感慨:
&esp;&esp;“虽说如此一来,怕是没有裂土封王的机会了。可这诸侯王当着也是烫手,如今又被贬斥为侯,还不如当个安稳的彻侯呢。”
&esp;&esp;韩信看了他一眼:
&esp;&esp;“陛下听见了一定会记你一笔的。”
&esp;&esp;陈豨摇了摇头,什么都没说。
&esp;&esp;秦末的韩小将军也在羡慕。
&esp;&esp;年轻韩信一把抓住章邯:
&esp;&esp;“怎的他就能幼年不受寄人篱下的苦楚?”
&esp;&esp;可恶,他怎么没在小时候偶遇巴清的商队呢!在亲戚家饱饭都吃不着,只能去邻里蹭吃蹭喝,遭人白眼。
&esp;&esp;章邯想了想,安慰他:
&esp;&esp;“你要这么想,他从小就接触太子殿下,恐怕经常被殿下戏弄,你好歹不用遭遇这些。”
&esp;&esp;年轻韩信:……
&esp;&esp;你不如不安慰。
&esp;&esp;【韩信来到咸阳宫之前,因为生活条件不太好,所以比较瘦小。来了宫中以后,短时间内也补不回来。】
&esp;&esp;【但是咸阳宫的太孙伴读间却有一种日常的玩乐活动,就是武将家的子弟聚在一起比试拳脚。】
&esp;&esp;韩信突然意识到,接下来的故事恐怕是嘲笑他的。
&esp;&esp;【这天,大家照例进行比试,韩信自告奋勇要和年纪最大、最有威望的王离决斗。作为一直照顾大家的大兄,王离当然不会毫不留情地掀翻小韩信,他选择了放水。】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