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12章(1 / 3)

&esp;&esp;结果并没有。

&esp;&esp;隋炀帝的功绩有80是张冠李戴和粉丝吹出来的。

&esp;&esp;最出名的比如科举制是他爹的东西,往前还能继续追溯。不过隋朝和它之前的所谓“科举”,其实后来大家理解的科举基本不能算是一个东西,隋朝那个本质上还是用来选拔世家子弟的玩意。

&esp;&esp;还有大运河,隋唐大运河被传成京杭大运河,两个根本不是一个东西。隋唐大运河还是连接多段已有运河修出来的,并不像元朝忽必烈那个,是硬生生从南挖到北。

&esp;&esp;其实这点在逻辑上也很明显,隋朝都城在长安,他没事修个京杭大运河干嘛?所以他修的是“ㄑ”字型运河,中间折去了都城长安。

&esp;&esp;忽必烈定都北京,才需要贯通南北不走弯路的运河。

&esp;&esp;嬴政看完了隋炀帝那段:

&esp;&esp;“所以他只是把现有的几段运河疏通了一下连在一起,还是在他父亲已经修过一部分的基础上接着修,就这样还死了250万人?”

&esp;&esp;扶苏点头。

&esp;&esp;嬴政嗤之以鼻:

&esp;&esp;“废物一个。”

&esp;&esp;250万男丁,生造一个运河都死不了这么多人。不会治国就别治,不会修运河就找懂行的来修,真是人多不心疼。

&esp;&esp;那可是男丁!全都是壮劳力!

&esp;&esp;扶苏回忆了一下:

&esp;&esp;“忽必烈那个自己开凿的运河,好像才用了三万人。”

&esp;&esp;而且是用了三万人,不是死了三万人。隋炀帝征发了360万人,死了三分之二还多。

&esp;&esp;嬴政试图理解一下:

&esp;&esp;“莫非是360万里还有老弱妇孺,负担民工的炊事?”

&esp;&esp;扶苏微笑:

&esp;&esp;“不,那个是另算的。据说当时每五家抽调了一人前去,或老或少,女子也可。另还有五万彪形大汉,负责监工。”

&esp;&esp;嬴政:……

&esp;&esp;所以真正牵扯的人数还不止360万是吧?他大秦总人口如今也才三千多万,听得始皇帝陛下心都在滴血。

&esp;&esp;虽然被败的不是自己的家底,但是看别人浪费钱,依然觉得很心痛。

&esp;&esp;嬴政扼腕:

&esp;&esp;“这么多人,为何不能给朕?”

&esp;&esp;他要是有这么多青壮,就可以开垦更多的田地了。

&esp;&esp;如今大秦人口爆发,看似不缺人,实则因为时间尚短,爆发的都是少年孩童。而成年的男丁则在之前的战争中死伤无数,所以无力开垦更多田地耕种。

&esp;&esp;田就那么多,粮食总产量自然上不去。

&esp;&esp;家中男丁战死的庶民日子还要更难过一些,好在大部分都有战士生前攒下的军功,得到了一些贴补。

&esp;&esp;不过这仅限于秦人,六国之民可没有参与大秦以往的征兵,那些战功自然与他们无关。倒是后来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,有些人分到了军功。

&esp;&esp;扶苏安抚道:

&esp;&esp;“父亲无需担心,我带了良种来。等少年人长大,就不缺丁口了。”

&esp;&esp;以前无非是担忧粮食不够养不活那么多人,好多少年人就要饿死了。现在既然没了粮食危机,人口暴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。

&esp;&esp;说话间,视频已经播放过半了。

&esp;&esp;嬴政心分二用,倒是没有错过内容。所以他很快发现了另一个同样出现在过十大帝王里的人,唐玄宗。

&esp;&esp;嬴政:……

&esp;&esp;没见过这种场面,这唐玄宗总不会也是吹出来的功绩吧?

&esp;&esp;扶苏探头看了一眼:

&esp;&esp;“那倒不是,不过如果出现纣王的话,大概率就是和隋炀帝一路货色了。”

&esp;&esp;嬴政:???

&esp;&esp;不是,纣王都能进吗?

&esp;&esp;虽然帝辛并不像后世传闻的那么离谱,但他也确实称不上是明君,更排不进前十。

&esp;&esp;就算在先秦里排,也没他的份。

&esp;&esp;嬴政皱眉:

&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